選調生村官面試技巧:選調面試素材積累更新
發布時間:2018-11-02 發布人:kb 點擊:2126次
選調生村官面試技巧:選調面試素材積累更新
1、當國家需要石油時,大慶工人王進喜挺身而出,響亮喊出了“有條件要上,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”,鑄就了為國分憂、為民族爭氣的“鐵人精神”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,老一輩科學家和廣大科研人員風餐露宿,頑強拼搏,團結協作,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,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,取得了中華民族為之自豪的偉大成就,鑄就了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、大力協同、勇于登攀的“兩彈一星”精神。在和平年代,一大批優秀共產黨人在平凡工作崗位上為民造福,形成了雷鋒的“釘子精神”,親民愛民、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,熱愛人民、鞠躬盡瘁的孔繁森精神。實踐充分證明,只要精神在,就無堅不可摧,無往而不勝。
1、鄭德榮數十年如一日,孜孜以求、淡泊名利、潛心鉆研,畢生致力于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偉大事業,成為我國中共黨史學科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。特別是《毛澤東思想史稿》《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》等著作,填補了學術空白,產生了深遠影響。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,鄭德榮始終高舉旗幟跟黨走,把研究與教學融入生命、將個人融入時代,贏得了“紅色理論家”“思想領域常青樹”的美譽。即使在去世前半個月,仍堅持在病床上聽學生通讀論文稿,用盡全身力氣逐字說明修改意見;彌留之際,一邊插著吸氧管一邊拉著學生的手,緩慢而堅定地留下人生遺言:“不忘初心”。
2、有了堅定的信念,才有用之不盡的創新激情。為收集種子,植物學家鐘揚忍受著劇烈高原反應攀登珠峰,創造了在海拔6200米完成植物采樣的紀錄;為盡快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,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,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,剛回來就一頭扎進辦公室;為完善儒學研究的“基礎設施”,國學大師湯一介于76歲高齡開始主持《儒藏》編纂工作,涵蓋3500種文獻、內容超過10億字……以堅強的理想信念奠定基礎,輔之以嚴謹的態度、探索的精神、不懈的追求,是求學問道的重要法寶,也是成就事業的關鍵品質。
1、從為了國家科研需要,化名“王京”,神秘“失蹤”17年的王淦昌,到“生也沙丘,死也沙丘,父老生死系”的焦裕祿;從為了祖國種子科研和西藏教育事業殫精竭慮的鐘揚,到恪守“振興中華,乃我輩之責”的黃大年……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先行者的無私奉獻,我們開創并為之傾情奮斗的事業,才得以不斷爬坡邁坎、蒸蒸日上、氣象萬千。誠如孫中山先生所言:“以吾人數十年必死之生命,立國家億萬年不死之根基,其價值之重可知?!?/span>
2、從“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,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”的焦裕祿,到“只要祖國需要,我必全力以赴”的黃大年;從夢想“水稻長得像高粱一樣高”的袁隆平,到“多干一點,少拿一點”,將畢生積蓄880多萬元無償捐獻給教育事業的盧永根,都是種子精神的踐行者、社會風尚的引領者?!耙粋€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,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?!鼻f萬共產黨人的敬業奉獻精神,正如種子一樣播撒進了無數人的心田。
3、鄧稼先為了國家核彈事業,離妻別子,隱姓埋名20多年;黃旭華為了研制出核潛艇核心技術,攻堅克難,“人間蒸發”30年;南仁東為了打造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,埋首攻關,專注于此20余載……他們,為什么能“主宰”時間,最終被時間所銘記?一個至關重要的答案,就是“俯首甘為孺子?!钡姆瞰I精神。